“我觉得我们从来不差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我要给学生更广博的教育,因此有了书院制。也许现在我还见不到成果,但是我深信不疑,未来若干年以后,学生会感谢今天我们推进了书院制。”
“我觉得我们从来不差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我要给学生更广博的教育,因此有了书院制。也许现在我还见不到成果,但是我深信不疑,未来若干年以后,学生会感谢今天我们推进了书院制。”
为了改变传统财经类院校过度“专业化”和“市场化”,学生人文教育缺乏的现状,2014年起,南京审计大学(以下简称“南审”)实行书院制改革,设立了润园、泽园、澄园、沁园四大书院,从此打破了传统的二级学院学生管理模式,实行“双院”协同育人:学院负责专业知识的传授与创新,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和学术指导;书院则打造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社区,着力推进通识教育。(《光明日报》,2016-03-28)
荏苒三年,南审书院制改革的进展和成效如何?《麦可思研究》(以下简称《麦》)与该校党委书记王家新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王家新:南审的书院制改革基于三点原因:第一,很多大学都有严重的专业教育替代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又替代专业教育的现象。大学生越来越拒绝读书,或者只读专业之书,只读职业导向之书。所以书院制不是什么创新,实际上是回归,是为了找回大学的灵魂之所在。
第二,从世界范围来看,尽管在通识教育这一块有很大的争议,或者说各个国家有自己的不同做法,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没有哪个学校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学忽略了通识教育,都是站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和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审视当下和未来人类发展态势。大学生如果没有抱负和情怀,还叫大学生吗?有一本书叫《人类简史》,作者是70后的牛津大学毕业生,先不讲他的观点如何,首先他有大抱负、大历史观。我们有很多70后的大学老师,有谁能写出这样与众不同的作品来呢?再以哈佛大学为例,“红皮书”是其通识教育的典型,它始终告知我们一条——无论社会变化如何快,专业如何分化,科技如何发达,人类所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在大学必须传承和创新。我经常说,如果大学是一个空瓶子,首先放进去大石块,大石块就是文史哲等通识教育的东西,小石块是专业教育,沙子是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现在高校的大石块越来越少,都是一些小石块、沙子。尽管瓶子里也装了东西,可是和国外的一流大学相比,缺少这些大石块。
第三,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确实到了离伟大的民族复兴最近的时候,当下的大学生必须要扛起这个使命。如果要逐渐地恢复我们几千年来传统的优秀文化的核心,比较几百年来世界各个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程,把握当下中国在世界所处的地位,当代大学生们能肩负使命吗?我跟大学生讲,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了,可能每个人、每个家庭生活得更好、更幸福了,有了“小确幸”。一个国家人人都向往着过好日子没错,但是你能不能去思考一下大问题呢?因为毕竟历史的重担会落在他们这一代人身上。所以,与其说让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再去思考这些问题,还不如让他们在大学时期的成长过程中更早、更好地去思考。
基于这三点,书院制的产生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心血来潮。一出台就是全方位全覆盖。我们把一万名学生分成四个书院,全部进行了改革。通过书院,我们把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的学生,放在同一个物理空间进行朋辈之间的交流互动。原来是按专业、按年级、按性别划分,现在都打破了。我们是为了让学生们做好进入社会的准备,因为在社会上你要跟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学生接到录取通知书之后,在网上就可以选择去哪一个书院,包括他的寝室。这很有意思,有一种来大学就是体验新生活的感觉。我们有一整套游戏规则,有很多做法跟国际上很接近。不过也有差异。比如国外大学不提供学生在校四年中的吃喝睡,而中国大学是吃喝睡要管四年,所以不能完全照搬。
此外,我们把传统意义的学工队伍完整无缺地由12个二级学院集中到了四个书院里,建立了更有针对性、系统化和对等的工作平台。每个书院设党委书记、院长以及若干名副院长和副书记,由专兼职为主的导师队伍组成,大概一个书院的老师和管理者少则二十几个人,多则三十几个人。学校其他机构,比如心理咨询,以及原来的校务、教务、总务的很多功能就被延伸进去了。党政部门都要进入到书院去,就是说大家更多地把精力放到书院的运营上去。这是第一个层面。
第二,12个学院的所有老师根据书院的不同诉求和人才培养在不同阶段的要求,作为导师逐批逐次地进入书院。过去学生们很可怜,老师事儿也多,一下课就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虽然有,但是不系统,甚至有很多的空白点。现在书院的产生极大地解决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瓶颈。因为导师一进书院以后,我们提倡的或者会按工作量考核的就是导师要面对面指导所在书院的学生。
第三,四个书院全部建了温馨的书吧、小讲台、学生课外活动的场地。书院的产生,从硬件和物理空间来说大大地拓宽了学生们的活动空间,增加了便利。原来是集中在图书馆等几个大的基地,现在遍地都是为学生服务的场所。
第四,我有意识、有目的地组织读书计划、读书小组、读书活动。这成为配合学校通识教育的非常棒的第二课堂。
改革三年半下来,我们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尽管还会有不少困难,或者新出现的矛盾,但是我觉得这个方向是正确的,这种举措完全是有的放矢的。同时我们又保证了孩子们在书院的培育过程中,能够通过学生与教师、家长、社会的互动,让整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更加浓郁。最为重要的是,书院里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都是正向的。书院产生以后,这个班子中的老师们天天围着学生,直截了当地为学生服务。学生所发生的诉求问题,有了第一时间、第一平台、第一接待者的关注。
我们的关注点不仅仅是在“教”,实际上更多地在“育”,关注和关切到学生身上,原本学生只是作为一个产品,专业教育虽然也有人的教育的一部分功能,但更多是产品的教育,而通识教育是人的教育。
王家新:第一,要先构制理念,这是很重要的前提条件。第二,学校的党政班子,尤其是一把手,要坚定不移地实践,行之有效地推行,如果只是泛泛而谈,那肯定做不到实处。要让大家意识到,推行书院制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利于学校学科、专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师生共同体,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我们也从制度安排上做了很多计划,纳入到教师工作的绩效考核,不是只讲义务。
在推行书院制的过程中,第一个大的困难就是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读经典书,这是当下的普遍现象,要想办法引领,不能一蹴而就。第二,很多导师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在成家立业的关键时刻,要写文章、做课题、获奖,要评职称,要还房贷,还要抚育后代等等,我完全理解。他们活得那么累,压力那么大,是不是能够把全部精力用到学生身上?我们也得实事求是,在导师工作量这一块给予激励,至少在现在我们学校能做到的激励层面做最大的努力。
第三,书院制是一种全方位全覆盖的大力改革,怎样让书院的文化逐步地营造出来,让书院本身在大学文化中占有真正的核心地位,体现基础性支撑作用,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育人本身是很细微的工作,不能急功近利。
王家新:第一,我自己先起到引领作用,还有一批优秀的德才兼备的老教师。第二,四个书院各拿出一个副院长岗位,由全校学生推选最喜欢的老师,选拔出来当书院的副院长。这样就让这些最受欢迎的、有粉丝的老师满怀热情地走向书院的岗位中,给他们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给他们一个平台和岗位。这也是培养干部梯队的一种做法。现在这类岗位已经有第二批干部了,很成功。第三,我们还有一批刚刚退居二线的,甚至退休的教师可以返聘回来。
此外,通过书院,我们慢慢延伸跟校友之间的对接。我们每年有五月份的校友返校日,十月份的校庆日,校友回来以后,跟书院师生直接接触,就把这一块工作做活了。
我特别重视校友工作,很早就有“校友即母校,名校友即名校”的观点。这么多年走访过那么多历届校友,我有一个想法,我们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好,都有很好的职业前景和空间舞台,这让我感到欣慰。但是,怎么解决他们35岁以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作为一个人的幸福感?我觉得我们从来不差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我要给学生更广博的教育,因此有了书院制。它可以提供过去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学生和校友向我们反馈的他们需要的东西,慢慢地能够强化他们,固化他们。也许现在我还见不到成果,但是我深信不疑,未来若干年以后,学生会感谢今天我们推进了书院制。
数据链接:
南审2016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6.85%。2015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6%,比江苏省非“211”本科院校2015届(91%)高5个百分点。〔数据来源:麦可思-南京审计大学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2016)〕
王家新:第一,体制和机制要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率。这四个书院,我们让它们各自去闯,去探索,去实践。产生了一系列做法之后,我们需要梳理,让它们的实践和理念更符合我们的人才培养的规格、目标。第二,这支队伍要更集约化、高端化。最后要通过若干年的经历,形成南审的书院制文化。我们需要走出一条特色之路,既不简单地恢复中国过去所谓私塾的方式,也不简单地模仿国外。我们还是实事求是,结合中国当下,尤其是南审现在的情况,探索走自己的路。
其实,书院制有再好的形式、舞台,再好的制度保障,最终还是靠“人”,书院要有一批精神引领者,必须时时刻刻围绕着书院。能够直接给学生服务的这支队伍的形成,才是书院制真正落地、生根开花、校友满院的时刻,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那一天。
在这方面,我和学校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在努力做一个共同体。我觉得人有两个东西是不能辜负的,第一是信仰不能辜负,尤其是从事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所不能缺失的。第二是情怀不能辜负,一个学校的作品是人,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员工,都是人,不能只是靠简单的制度去约束。我不是反对制度,但是在高校里面更多是关于人的工作,是要有情怀的,否则这个学校是没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