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课程概述
1.课程建设历程
首先,介绍一下这门课程的建设历程。我校外国语学院从2016年起为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同学开设大学英语后续提高课程。本课程作为其中一门,于2016-2017学年第一次开课;2017年6月课程获得厦门工学院校级在线课程立项;2018年7月获得福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立项;2018年9月本课程正式在超星平台上线,现已开课五轮,校内累计学习人数1093人。
2. 课程定位及学情分析
下面介绍一下本课程在我校培养方案中的定位。厦门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入校时英语基础差别较大。前两轮开课时学生为大二已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2018年9月,我院开始实行免修制度,通过四级的学生可免修大学英语课程,从此这门课的性质从必修的公共通识课改为选修的校通识课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科通识课,课程为2学分,32学时,由5位老师共同授课。
Part 2 课程设计
1.教育理念
在设计这门课程时,我们所秉承的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以情动人,以行带人,以智教人,以德育人”,在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的教学环境中我们坚持既教书又育人的原则。对学生的教育,向内着力于价值塑造、思维训练、精神养成;向外着眼于知识能力的展现、视野胸襟的开阔、素养与气质的散发,使学生成长为内外兼修的英语达人是我们的心愿。
2.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以内容为依托的方法,拓展学生对人文社科领域相关学科的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以英语应用能力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在学术语境中的听说读写多元能力,使其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与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素养、缜密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能力培养目标
本课程对语言能力的培养目标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中六级的语言能力要求基本相吻合。
3.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本课程采用“话题+技能”作为组织原则。话题涵盖人文社科的五个领域,即历史学、语言学、文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五个领域各成一个单元。每单元选取两到三篇偏学术性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探讨深层问题。同时,将学术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训练贯穿于每单元,培养学生通用学术能力。目前超星学习平台上的教学视频及练习已涵盖5个口语技能,6个听力技能,7个写作技能以及10个阅读技能。未来,我们还会继续补充和完善。
4. 教学资源
我们在学银在线上搭建了课程的线上学习平台,里面有丰富的教学视频、有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资料、 有以客观题为主的章节测验、以主观题为主的作业库和讨论话题,还有试卷库以及99个任务点
Part 3 教学实施
1.创新教学模式
下面,介绍一下课程的实施情况。2018年9月起,本课程利用自建的SPOC课程资源,开始采用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缩短集中授课讲解时间,安排三分之一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新教学模式强调/课下的准备自学与课上的展示/有机结合,秉持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任务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课前完成阅读、词汇学习等基础知识的自学,课上运用多种任务设计让学生思考较高层面的语篇特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评析与研讨,通过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加深理解,激发观点。课后的任务设计重在让学生运用与单元话题相关的语言知识进行输出训练。
2.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课上,老师善用智慧教学工具打造互动式教学。比如,使用“学习通”软件发布随堂测验、选人、抢答等任务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
课后,老师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一方面,使用线上平台的功能实现导学、督学和助学服务。通过每周发布通知,让学生及时了解下一周的各项学习任务。通过平台的“统计”功能及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习进度,督促未提交作业的同学。在期中、期末,对尚未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给予个别提醒。通过学习通班级群聊和私聊,及时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疑问,鼓励、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此外,通过“作业”和在线讨论布置多样化的作业,比如让学生提交演讲录音或绘制课文思维导图或分享听力笔记或分小组汇报展示等,在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3.教学评价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2018学年起我们开始采取形成性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现已形成了多元化的学习成果评价体系,如线上章节测验主要考查学生的听力、阅读能力,以客观题为主;线上作业及线上讨论主要布置写作、思辨性阅读和口语录音任务,以主观题为主;线下课堂是以学生个人或小组汇报为主的师生合作评价,主要考查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期末随堂考试的方式一般是读写相结合的任务。
Part 4 教学效果
1.课程整体评价:学生评教
通过问卷调查及学生在班级群中的发言,了解到校内外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评价是难,比大学英语难,甚至有同学反映是他所选过的选修课中最难的。作为课程负责人的我非常理解学生们对待选修课的心态,但我窃以为学生认为课程难总比认为课程水好,这恰恰说明我们课程是很有挑战性的。从课程的学生评教分数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还是非常认可的。未来我们还会对课程做出持续的改进让学生觉得课程难但不枯燥,难但学得会,难但值得学。
学习成果展示:
通过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展示汇报等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学生不仅加深了对学科知识了解,更重要的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Part 5 创新特色
1.教学改革创新点
从2018学年至今所进行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现了两方面的创新:
一是教学内容的创新
首先,在课文选择上,每学期我们都会从新出版的人文社科类英语教材中选择一些新课文替换部分课文,确保选材紧跟学科发展的新动向、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
其次,本着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选取课文时先对文章难度进行定级,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文章。二是满足学生学习需求,除培养阅读能力外,加入对听、说、写技能的训练,培养目标从单一语言技能发展为多元应用能力。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也从以课文为中心转变为以技能为主线,课文学习为技能发展服务。
二是教学模式的创新
借助信息技术和智慧教学平台,通过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任务设计,将不同层次的教学重点有效分配在不同的学习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并增强了教学效果。
未来教学改革中,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会更加考虑课程思政的因素,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更侧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