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工学院 >> 友敏书院 >> 学生服务 >> 奖、助、贷 >> 正文
高校贫困生“精准帮扶”案例分析
创建日期:2019/7/18 19:44:57   浏览次数:6303

1、案例综述

小李,福建南平人,2014年进入我校计算机专业学习。该生性格较为内向孤僻又敏感,人际关系一般,与宿舍同学关系紧张,经常独来独往。初次与该生交谈的过程中,该生目光闪躲,缺乏眼神交流,存在较强自卑心理。经了解,该生家中有6口人,爷爷奶奶和母亲都患有慢性疾病,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父亲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紧靠外出打零工的微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生计,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谈及家庭情况时该生几度潸然泪下...

专职导师根据该生的情况,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帮扶,四年来,该生成功申请了助学贷款,获得一次国家奖学金,两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李德奖学金,四次助学金,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参与学校勤工助学工作,在经济上得到了极大的资助。该生先后担任班级生活委员、校心委会副会长、辅导员助理、校爱心协会志愿者。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并于2016年光荣的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2018年7月,该生通过福建省大学生村官选拔考试,光荣的成为一名国家基层工作者,回到家乡,参与家乡建设,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

 

2、案例解析

2.1案例思路与理念

高校贫困生属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一般指的是普通高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缴交学费、无法保障日常生活的这一类学生,贫困生问题是每个高校都普遍存在的问题。高校资助工作不仅关系到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更是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基本体现。目前我国的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以奖、助、贷、勤为主,这一体系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生活和就学压力。但贫困所衍生出来的心理问题、精神问题和就业压力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样困扰着贫困生。这些问题同样需要我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作用,既要“扶志”,又要“扶智”,这就要求我们要精准的对学生进行帮扶,注重贫困生个人素质的培养,促使他们全方位的发展。鼓励贫困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积累知识,使自身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最终实现真正的帮扶目标和帮扶效果。

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思想、学习、心理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影响正他们的身心发展,贫困生思想状况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1敏感、自卑与自尊并存

由于高校贫困生所处的年龄段自我意识发展的特殊性,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普遍心理比较脆弱。经济上的困难给贫困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毋庸置疑的,入学之后,慢慢的开始发现与周围同学的差距悬殊,使得贫困生容易产生自卑情绪。有些贫困生更是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在人际交往中,有时候同学无意中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认为是因为自己家庭条件差,囊中羞涩,所以被同学看不起,因此缺乏与同学交往的勇气,敏感、自卑与自尊并存。

2.1.2自我封闭,人际交往障碍

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因此一般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害怕自己经济上的拮据会让同学瞧不起,只好采取回避的方式来避免尴尬。久而久之就习惯把自己封闭起来,独来独往,远离集体,人际交往产生障碍。但其内心渴望被同学接纳,融入集体,但又害怕同学没办法理解自己,内心世界无比矛盾痛苦,紧张的人际关系也给贫困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

2.1.3自强自立与依赖心理并存

多数贫困生能够自强自立,通过自身的努力,打零工、勤工俭学,缓解经济困难。但是,学生毕竟以学业为主,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收入很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仍然要依赖于父母给与的经济支持。另有一部分贫困生存在“等、靠、要”的心态,不能正视困境,奋发图强,更有甚者把“贫困”作为资本,一味向学校提出资助要求,认为得到资助是理所应当的,缺乏责任和感恩意识。

2.2案例设计与实施

自该生入学以来,专职导师根据该生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帮扶和辅导,主要采取了一下措施:

2.2.1精准认定资助对象,为该生获得国家资助奠定基础

物质层面上,利用国家资助体系给予该生经济资助,为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入学四年以来,该生共提出四次国家助学金申请,在历次贫困生认定中,专职导师严格材料审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情况、学生日常消费等方面,严格把关,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本专科生享受国家助学金,并执行最高资助标准”进行认定,为后续资助工作奠定基础。

2.2.2精神帮扶与经济帮扶双管齐下

精神层面上,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功能,入学之后,专职导师多次与学生交流,关心该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引导学生直面困境,正确的认识自我;鼓励学生打开心扉,正常的与同学进行人际交往,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和社团活动,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该生开始慢慢发生转变,宿舍矛盾缓解了,脸上的笑容多了,也更加的自信了;并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先后担任班级生活委员、校心委会副会长、辅导员助理、校爱心协会志愿者等职务,在实践中各方面综合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3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和“责任、感恩”意识

在校爱心协会的工作中,该生在锻炼自我的同时,也体会到帮助他人,回报社会的快乐,在这个过程中,该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此外,专职导师积极给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平台,引导该生利用业余时间到图书馆兼职,虽然该生也曾因为工作的辛苦而困惑过,但是在导师的鼓励下,该生最后还是能够坚持下来,在磨炼意志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不能不靠,而是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创造财富,缓解困难。

2.3工作实效与经验

该生由一名内向、自卑、敏感的贫困生成长为一名自信、自立、自强的优秀毕业生,无疑是高校实施“精准帮扶”的成功案例。从贫困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大学生,肩负着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几代人的期望,因此做好贫困生“精准帮扶”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实现全面精准资助的目标,使贫困生能够健康成长、成才,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3.1规范贫困生认定机制

目前高校认定贫困生的办法主要由学生自主申报,评定依据主要依靠“家庭情况调查表”和“家庭贫困证明”两份材料。这种模式看起来似乎科学,但是很难能考虑到一些细节因素,模式较为单一,认定不够精准。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规范的认定和管理制度。第一,分层次、分情况深入细致的开展贫困资助工作,优化贫困生资助体系,严格贫困生资格审查,深入了解学生贫困程度,并作出相应的资助措施,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受益。第二,建立贫困生档案,对贫困生的家庭、学生、工作、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并形成贫困生档案,对于一些学生家庭图遭变故而需要资助的也要纳入资助体系,对学生实行动态管理。第三,评议过程做到透明、公开、公正,在认定贫困生时应充分征求同班同学以及宿舍同学的意见,结合学生平时的生活消费情况以及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议。

2.3.2构建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培养学生健康、健全人格

   贫困生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遍存在种种心理问题,如果没办法得到及时的排解和疏导,很容易对贫困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家庭、学校和社会,这就要求我们要构建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第一,定期进行心理普查,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并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帮助贫困生化解困惑,排解心理压力。第二,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利用讲座、网络、班会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能够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排解不良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

2.3.3加强贫困生“自立、自强”教育,为学生搭建锻炼平台

   贫困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贫困,加强学生自立自强教育,引导学生正视贫困,正确的看待物质生活,认同物质的重要性,但不能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积极为贫困生搭建锻炼平台,扩大其交际面,鼓励贫困生参加社会活动,不等不靠,从参与勤工助学开始,再逐步扩展到其他范围。既给贫困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又能够缓解贫困生的生活压力,一举多得。

2.3.4加强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

   在不少贫困生的眼里,就学的最终目标就是就业。在当今流行“关系”的社会风气下,贫困生大多是在“关系”之外的,他们认同竞争,但是又害怕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找不到称心的工作,就业的压力加上对未来未知的恐惧使得贫困生的内心备受煎熬。因此,要加强贫困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分析自身能力的不足,找到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提早为就业做准备。

 

3、案例点评

目前国内高校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政策研究的系统性不够,更多的是停留在经济层面,针对贫困生个人发展和成才方面的研究较少,当前贫困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强化了经济资助,忽略了精神帮扶和思想教育。许多高校在贫困生经济资助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形成了非常多元的资助体系,一般情况下贫困生的经济问题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但是对贫困生的精神贫困和心理问题关注较少。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偏远山区,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交际能力也相对较弱。入学之后,在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经济的多重压力下,导致了心理问题的产生,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在贫困生人群中是比较普遍存在的,个别贫困生甚至会因此作出极端行为。这些问题都需要高校去重点关注。

3.2对因突发家庭变故而陷入困境的贫困生关注度不够。往往这部分学生在遭遇变故之后心理落差是很大的,心理上也遭受到很大的打击,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由此引发出其他次生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发现问题,并给与学生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帮扶。

3.3贫困资助的育人功能有待挖掘。当前有不少贫困生心态消极,认为只要贫困认定通过,就可以坐等学校资助,很容易对自己放松要求。这些都是由于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有关系。学生的思想教育,比如学生的诚信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自立自强教育等方面没有与经济资助同步进行,导致部分贫困生缺乏感恩之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被资助是理所应当的,更有甚者出现个人诚信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案例分析,我认为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要做到经济资助与精神资助相结合,受助与自助相结合,助困与育人相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学生自立自强精神教育。以理解、尊重、关心、帮扶为基点,把贫困生帮扶工作做细、做实。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提高贫困生的社会竞争力。切实做到“精准资助”、“精准帮扶”,努力把贫困生培养成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的优秀人才。

版权所有:厦门工学院 友敏书院 地址: 厦门市集美区孙坂南路1251号 邮编: 361021


技术支持:厦门智小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