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科学与土木工程学院第十九周教研活动
2022年7月5日下午,工管教研组开展常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要以“如何办好的教育”学习第二期研讨活动,研讨主题为: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参加研讨会的教师,围绕教育内涵,依次发言,探讨学习认识,交流思想经验。(图文/吴燕华)
2022年7月5日,建筑学教研室开展日常教研活动,组织教研室教师参开展“如何办好的教育”之“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习研讨活动,全体教研室教师踊跃发言,从知识和专业的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进行了经验分享,通过此次活动,对“如何办好的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图文/陈佳挺)
土木工程教研室,于7-5日在205开展了一场关于开展“知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讨论。与会老师,讨论 热烈,积极发言归纳如下:
刘晓梅:通过深化改革、制度创新、纯洁学风、加强管理等方面保证学校领导的精力、教师的精力和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上来,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的关系,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研究型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王婧奇: 大学不在于教会了什么,而在于很多年后,忘记学校学习的知识后剩下的部分。那么忘记知识后剩下的谈到这里,综合来看,知识是现成的,广泛的知识背后形成的是思维方式,是系统的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部分是什么呢?是这些知识以及使用这些知识日益形成的逻辑方式。所以,传统的系统教育包含不同科目,每个科目包含不同的知识内容,这些知识都含有科目本身的逻辑系统,对我们理解和认识事实本身有巨大作用。
王慧青:在教育理念层面,应该以素质教育思想作为大学教育理念,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为一体,致力于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注重培养“专才”,转向注重培养“健全之人”,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本科教育应从过分专业化转向通识基础化,为研究生阶段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打好底色,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夯实基础。
游涛:一要重视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持教师队伍稳定性,强化师资力量,保证教学资源,实验条件等。二是不断优化结构,深化新工科,推动学校开展专业优化,调整,升级,换代和新建工作。三是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孩子优秀的一面,让他们的特长和优势得到极大的发挥,那么也是可以很好的将学生培养成优秀的人才的。
周美丽: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为了获得对别人和对集体的适当关系,他必须学习去了解人们的动机、他们的幻想和他们的疾苦。这些宝贵的东西,是通过同教育者亲身接触,而不是通过教科书传授给年轻一代的。本来构成文化和保存文化的正是这个,而不是专门的知识。
韩雪:知识教育是需要提升学生的批判能力和逻辑试探能力,从教育与课程设计上说,其全然作用在于提高跨学科综合学习、研究、创新能力。通识教育课程提供多学科研究理论方式,这就从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上提供了熟悉学科与知识资源进行整合的可能性,为寻觅新的学科专业的结合点提供了试探的方向和方式。为实现拓展学科专业大体思维方式的目标。知识教育课程那么依照工程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专业特点别离设计具有适应性的课程。
孙伟:要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计划,做到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文化基础课和专业课,既自成一体,又相互牵连,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专业课,就必须要借助于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教育应以努力提高学生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为目标,同时努力拓展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使学生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源中长期受益。
游涛:课程设置不要“径谓分明”,而应创造一种相互渗透,和平共处的局面。在目前环境下的教育,就很像建房子,可以分为基础和框架,文化知识是基础,专业知识则是框架。文化知识的培养主要侧重于态度、世界观、环境适应能力、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专业知识的培养又偏重于实际动手能力。(图文/孙伟)
2022年7月5日下午风景园林教研室结合关于开展“如何办好的教育”学习研讨活动,主题:(第三期)启思维之源 彰育人之能,大家围绕着“人才培养,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进行了研讨,大家做了发言讨论,为21级培养方案的修订再进行了自己的见解,基本上讨论的与这次修订的内容比较接近。(图文/陈梅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