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工学院 >> 文章中心 >> 厦工要闻 >> 正文

厦门工学院“抗疫长假系列阅读推荐”第二十二辑 | 《贝多芬传》《信息简史》《挪威的森林》《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休息两天之后,我们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作品中,除了仍然有小说、诗词、书法、绘画、音乐之外,还特别推荐了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和詹姆斯•格雷克的《信息简史》。前者是著名的人物传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贝多芬传奇的一生;后者是科技史著,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人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其间蕴含的思想内容。

我们还会陆续给大家推荐一些类似的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虽然开学时间还是未知数,但我们相信会越来越近。

希望同学们在网上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同时,仍然注意疫情,继续进行防控。

祈祷平安!

 

 

之一

今日书单

01

《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名人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作于1903年。

 

作者称这部作品是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个副产品。可以说《贝多芬传》是《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序曲。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贝多芬本人正是这样的经历),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

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基于这一点,作者在选材、构思以及切入手法上都别出心裁,广泛且不乏深入地探寻起贝多芬的传奇,给读者以全方位的撞击。体验痛苦,品尝快乐,这是作者对贝多芬,还有每一位读者衷心的劝慰。读完这本传世巨作,相信你一定可以获得思想和艺术方面的双丰收,并在潜意识里酝酿着永远的思考和感动。

内容简介

17701216 ,路德维希··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恩 ,当时波恩是人口不满三万的小城。城东靠莱茵河,城北群山连绵绿葱葱。《梦幻曲》的作者舒曼曾写道:“……当莱茵河上的船路过此地,外国人问巨人的名字时,每个孩童都能回答——那是贝多芬。船上的外国人还以为这是一个德国皇帝的名字。舒曼的话对于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来说,已是事过境迁。因为,现在贝多芬是属于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他的《命运》,知道他的《英雄》,知道他的《热情》《悲怆》,知道创造者贝多芬是伟大的音乐家,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贝多芬26岁时,他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听力渐渐衰退,到了45岁时,他的耳朵完全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倔强的贝多芬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而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用一根小木杆,一端插在钢琴箱内,另一端用牙咬住,用以在作曲时听音。可以想象,这一切需要付出多么大的毅力啊!182457日,贝多芬成功地指挥他在双耳失聪后创作的不朽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当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时,作曲家却全然不知,直到一位女歌唱家牵着他的手,使他面对观众时,他才看到这激动人心的场面。他终于以顽强的意志和信心战胜了命运,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敬仰。

1827326日,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贝多芬孤独地离开了人世,终年57岁。贝多芬去世的消息,使维也纳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两万多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中,奥地利杰出的作曲家舒伯特手持火炬,泪流满面地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贝多芬把一生献给了音乐事业,先后创作了九部交响乐,32首钢琴奏鸣曲,近200部钢琴、小提琴协奏曲。恩格斯在谈到贝多芬的交响乐时,这样写道:假如你没有听过这样壮丽的作品,那你可以说等于一生没有听过什么好的音乐。耳聋,对平常人是一部分世界的死灭,对音乐家是整个世界的死灭。

 

02

《信息简史》

《信息简史》是201310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是美国作家詹姆斯·格雷克的作品。该书用400多页篇幅,对信息的前世今生给出了总体大写意、局部工笔的简明描绘。

内容简介

这是为信息第一次写历史,是一部媲美《时间简史》和《万物简史》的著作。该书对于任何想了解信息时代是如何发展而来,它又将走向何处的读者,都将是一次极富启示的阅读体验。

人与信息遭遇的历史由来已久,而信息的存储、获取、操纵和传递又与人们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时代”里。科普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格雷克从这段厚重的历史中精选出几个关键片段,为读者勾勒出信息,并给读者提供了一个看待信息的全新框架,从而让读者意识到信息是定义现代社会的特征,也是读者理解这个时代的关键。

詹姆斯·格雷克笔下的这段历史出人意料地从非洲的鼓语讲起。非洲土著部落在尚未直接跨越到移动电话之前,曾用鼓声来传递讯息,但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后续章节进而讲述了这段历史上几个影响深远的关键事件,包括文字的发明、罗伯特·考德里的第一本英语词典、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与爱达·拜伦的程序、沙普兄弟的信号塔与摩尔斯电码。

信息如洪流般淹没了人们,使人们深陷信息焦虑、信息过载、信息疲劳的困扰。但回顾历史,这并不是件新鲜事,人们也总是能想出应对手段。无论对于信息的未来持何态度,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人类是信息的造物。

作为《混沌》、《费曼传》、《越来越快》、《牛顿传》等畅销书的作者,格雷克不仅在书中细致还原了历史细节,通俗解释了各种理论,还生动刻画了几位不为大众所知的人物:可编程计算机先驱、超越时代的查尔斯·巴贝奇,第一位程序员、诗人拜伦之女爱达·拜伦,计算机科学之父、天妒英才的阿兰·图灵,以及全书的主人公、信息论之父克劳德·香农。

人类开始自觉地理解和利用信息始于克劳德·香农在1948年创立的信息论。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不仅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引发了许多学科的信息转向,改变了人们对于诸如麦克斯韦妖、生命的编码、模因、随机性、量子信息论等的理解。部分科学家甚至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不是物质,不是能量,而是信息。正如物理学家约翰·惠勒所说,万物源自比特。借助信息的视角,读者看待文字、词典、电报、电话等的发明、信息时代以及信息泛滥、信息过载的方式将大不相同。百万级销量科普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格雷克历经七年完成《信息简史》一书,带来一段人类与信息遭遇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告诉读者如何在信息时代的信息爆炸中生存。

 

在线阅读:

http://www.beduu.com/read-7752.html

 

03

《挪威的森林》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于1987年所著的一部长篇爱情小说。

内容简介

《挪威的森林》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渡边与直子、绿子之间的爱情纠葛。怀着好友木月自杀身亡的阴影,渡边高中毕业后进了东京的大学,在没有半个熟人的城市展开新的生活。东京的日子过得很平稳却又仿佛缺失了什么。这天,渡边偶然与木月的女友直子重逢。同病相怜的渡边和直子越走越近,渡边爱上了有着一双清澈眼眸的直子。在直子二十岁生日那天,两人共度一宵。然而渡边的感情越深,直子所抱有的丧失感越强。最终直子不辞而别住进了京都的疗养院。

渡边在大学里邂逅了绿子,与直子截然不同的绿子。绿子请渡边来家里吃饭,两人自然而然地吻在了一起,那是一个温柔平和却不知何去何从的吻。

不久后,渡边收到了来自直子的信。他前往疗养院探望直子。直子的同屋人玲子正在用吉他弹奏披头士的《挪威的森林》,这是直子最爱的歌。

"听到这首歌,感觉自己仿佛在密林里迷了路。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只觉我孤单一人、又冷又暗,没人来救我……但是这确确实实是我最喜欢的歌。"

听到《挪威的森林》总会流泪的直子说道:"只要有渡边在就不要紧了",可她依然无法止住泉涌的泪水……

《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一名男子与两名女孩之间的爱情纠葛。这本略带忧伤,整体风格舒缓的爱情小说展现了20岁年轻人对爱情和生活的彷徨,对岁月的感伤,对未来的迷惘。

在线阅读:

https://www.99csw.com/book/2539/index.htm

 

04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农民作家周克芹所著的长篇小说,发表于《红岩》19792期。曾获首届茅盾文学奖。

内容简介

小说以1975年冬工作组来到四川农村开展整顿工作为背景,描写老农许茂和他的几个女儿悲欢离合的故事,反映十年动乱给农民带来的灾难及农民的抗争和追求。原是农村积极分子的许茂在是非颠倒的年代里变得孤僻自私,暴躁不安。他的四女儿许秀云的遭遇最为不幸。作品从秀云的婚姻波折中透视出这个偏僻山村所发生的政治风暴,反映出深广的时代内容。小说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情节曲折起伏,引人入胜,许茂、秀云、金东水等主要人物性格鲜明。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故事,真实地揭露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深刻地反映了70年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并预示了结束动乱之后必将出现的光明、美好的前景。  

许茂是作品中刻画得最有深度的人物形象。在农业合作化时期,担任作业组长的许茂,全身心地投入集体的农副业生产,是一位深受人们敬重的“爱社如家”的积极分子。他居住的那座宽敞、明亮的三合头草房大院,就是合作化以后他辛勤劳动的结晶。之后随着左倾思潮的泛滥和“文革”的一场动乱,农民利益受到严重的侵害,许茂的灵魂开始变异,性格也变得自私、冷酷、无情无义。他情愿让自己宽敞的三合头草房空着,也不肯接纳遭灾的大女儿一家;在连云场赶集时,他趁穷苦女人为孩子治病之危,竟压价倒卖菜油。一个从农业合作化时期顺畅生活过来的农民,性格竟然发生如此剧变!作者解剖许茂老汉,更是在解剖历史。在文革后期,当许茂从工作组的整顿中看到了葫芦坝的希望,他那被扭曲的性格又开始朝着正常的方向转变,焕发了生活的热情。小说让许茂思想性格的变化历程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包孕着农村生活曲折变化的丰富内容。

四姑娘许秀云,是许茂众多女儿中受苦最深、感情负荷最重,也是作者倾注了全部热情刻意描写的一个人物。她勤劳、善良、贤淑,性格蕴藉,对爱情和幸福充满执着的追求。虽然在少女时就受到郑百如的奸污,被迫成婚后又受到他百般折磨直至遗弃,但这些都没能泯灭她对生活的希望。面对郑百如泼来的污水和不被人理解(包括自己的父亲和姐妹)的现实,她始终未放弃一个普通农家妇女所能采取的抗争行动。她拒绝再嫁到外地,在连云场,她落落大方地跟金东水一家人走在众目睽睽的街上,在夜间细雨中,她奔走于乡亲们中间,揭发郑百如的罪行。许秀云的悲苦命运和不屈抗争的精神,以及她在逆境中对未来幸福的执着追求,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而且反映出迷雾将要消散,光明日渐显现的时代进程。

除许茂老汉和四姑娘许秀云外,小说对三姑娘的泼辣、七姑娘的庸俗、九姑娘的纯真,都写得颇有个性与特色。

小说采用“家庭纪事”的结构方式,以一个家庭的矛盾纠葛和人物性格的变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足迹,达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对蜀中一带自然风物的描写,又使作品染上浓郁的地方色彩,并蕴含着象征的意味。抒情议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过多的议论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说含蓄、蕴藉之美。

1

在线阅读:

http://www.eywedu.org/xumao/index.html

 

 

 

之二

今日影视

今天为大家推荐的电影是由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菲利浦·诺瓦雷、萨瓦特利·卡西欧主演的《天堂电影院》。

 

该片讲述了主人公多多,喜欢看放映师艾佛特放电影,在胶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后来多多远离故乡成为了一名电影导演.

 

剧情简介

在意大利南部小镇姜卡尔多,童年的小多多不仅喜欢看电影,还喜欢看放映师艾弗达“剪”电影:在40年代的意大利小镇上,电影在放映之前都要经由牧师检查,把认为观众不宜的镜头(比如接吻戏)严格地剪掉之后,才可以放映。所以,观众每当发现接吻镜头又被删去了的时候,就会全场起哄、甚至吐口水;而放到煽情的段落,观众们又会集体嚎啕大哭,总之电影院里总是热闹非凡。

小多多把那些在转动中带来神奇影像的胶片视若珍宝,他的理想就是成为像艾费多那样的电影放映师。不过艾费多看到了小多多的聪慧伶俐,他认为小多多将来一定会有更远大的前程,他劝小多多离开小镇:“不要在这里呆着,时间久了你会认为这里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小多多还很难理解艾费多的话,他每天来放映室跟艾费多学习电影放映。好心的艾费多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到电影,搞了一次露天电影,结果胶片着火了,小多多把艾费多从火海中救了出来,但艾费多双目失明了,不能继续放电影。小多多成了小镇唯一会放电影的人,他接替艾费多成了小镇的电影放映师。

多多渐渐长大,他爱上了银行家的女儿艾莲娜。初恋的纯洁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对小情侣的海誓山盟被艾莲娜父亲的阻挠给隔断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莲娜去念大学。在艾弗多的劝说下,伤心的多多从此离开小镇,追寻自己生命中的梦想。

三十年后,成名的多多回来向他的老朋友做最后的告别。艾费多留给他一份礼物,原来是当初被镇上的检查员勒令剪掉的吻戏胶片。看着这些镜头,多多突然发现自己已经理解了生命中的一切。

 

剧情详解: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35940023

 

之三

今日诗书画

 

1

诗歌

满庭芳

宋·秦观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译文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赏析

《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此词虽写艳情,却能融入仕途不遇,前尘似梦的身世之感。而且词中写景、抒情汇为一气,错综变化,脍炙人口。上阕写景,引出别意,妙在“抹”与“连”两个动词表现出风景画中的精神,显出高旷与辽阔中的冷峻与衰飒,与全词凄婉的情调吻合。接着将“多少蓬莱旧事”消弥在纷纷烟霭之中,概括地表现离别双方内心的伤感与迷茫。“斜阳外”三句宕开写景,别意深蕴其中,下阕用白描直抒伤心恨事,展示自己落拓江湖不得志的感受。

结尾“高城望断”。“望断”这两个字,总收一笔,轻轻点破题旨,此前笔墨倍添神采。而灯火黄昏,正由山林微云的傍晚到“纷纷烟霭”的渐重渐晚再到满城灯火,一步一步,层次递进,井然不紊,而惜别停杯,流连难舍之意也就尽其中了。

这首词笔法高超还韵味深长,至情至性而境界超凡,非用心体味,不能得其妙也。后,秦观因此得名“山抹微云君”。

 

 

 

 

 

相信未来

现代·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起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支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地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赏析

《相信未来》是食指作于1968年的一首朦胧诗。该诗以其深刻的思想、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诗风让人们懂得了在逆境中,怎样好好地生活,怎样自我鼓励,怎样矢志不渝地恪守自己对明天的承诺。该诗曾以手抄本的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并迅速传颂于一代青年人的口中,食指因此也拥有了知青诗魂的称号。

这首诗构思巧妙。前三节写“我”是怎样“相信未来”的,后三节写为什么要“相信未来”,最后一节呼唤人们带着对未来的信念去努力,去热爱,去生活。用语质朴,而思想深刻;性格鲜明,又令人折服。全诗基本上遵从了四行一节,在轻重音不断变化中求得感人效果的传统方式;以语言的时间艺术,与中国画式的空间艺术相结合,实现了诗人所反复讲述的“我的诗是一面窗户,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艺术。通读该诗,虽然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也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撼人心魄的信念——无时不在渴望和憧憬着光明的未来以及为理想和光明而奋斗挣扎。

 

2

书法

 

《“飞觞读易”七言联》 行楷  曾国藩(清)

 

176.6×41.6×2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释文:飞觞洒翰偏得意,读易论诗亦未疏。葆吾二兄属,涤生曾国藩。

曾国藩, 清代大臣、文学家、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他的书法源于深厚的传统帖学基础,习字极其勤奋,不管是驰骋战场,还是赋闲在家,俱不忘事翰弄墨,其对于子女临习碑帖也极其严格,这在他的家书中屡屡可以见到这类记载。曾国藩毕生信奉程朱理学,书法讲究笔笔有法,从不逾规矩,可惜缺乏个性。

 

3

绘画

《苏武牧羊》 任颐(清末)

 

任颐(1840—1895年)字伯年,浙江山阴人,我国近代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徐悲鸿说他是仇十洲之后,中国画家第一人。英国《画家》杂志认为:任伯年的艺术造诣与西方梵高相若,在十九世纪中为最具有创造性的宗师。代表作有《三友图》、《酸寒尉象》、《献瑞图》、《锺馗》、《承天夜游图》、《野塘雨后》等。

任伯年是一位擅长人物、花乌、山水,尤其精於传神写照的全能画家;在人物画方面,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反映民间生活,表现历史故事和神话人物。他的画作设色浓艳绚丽、华美滋润,线条工夫极深,运用自如,工细并能粗放,富有跃动美和节奏感。《苏武牧羊》采用写实手法,意境凄凉,表现出他忧时伤国的感情。

 

 

 

之四

今日一歌

 

交响乐就是大型管弦乐套曲,从意大利歌剧序曲演变而成。“交响乐”的名称源出于希腊语,意即“一起响”。

至十八世纪后半期发展成为独立管弦乐作品,通常包含四个乐章(有时冠以慢板引子),个别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各乐章的体裁与奏鸣曲极似,只是规模较大,音乐主题有较大发展,管弦乐法也丰富些,适于表现戏剧性较强的内容。

(注:本文部分图文来自百度百科等网络渠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