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文教育集团旗下 - 厦门工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 厦门工学院 >> 文章中心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儒风拂来胸襟阔,名校风范肝胆见


 

儒风拂来胸襟阔,名校风范肝胆见

面对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先进的管理体制机制、一流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完善的专业设置、华侨大学优质的师资力量,教育部专家评估组对福建金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德文先生做出了九个字的评价——高境界、大胸怀、大手笔。

这九个字的背后,是李德文先生和他的金帝集团投资办学回报社会的不悔情怀与高尚品格。坐在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别致高雅的音乐厅茶座里,回望三年来不平凡的建校之路,展望即将开始的办学之路,李德文先生侃侃而谈。

 

办教育是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

李德文先生认为,个人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自身的努力,更得益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和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作为一位成功儒商,李德文先生把自己回报社会的眼光投向了教育。从2001年开始,李德文先生开始介入教育,在泉州投资创办了泉州外国语学校,如今,“泉外”成为了泉州中学教育界一张响当当的名校“名片”;2006年,金帝集团与福建师大附中合作,在福州创办了福建师大文博附属中学,在省会福州引来一片喝彩,优质生源纷纷涌入;2009年,李德文先生从“中”做“大”,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开学在即,这座历时三年建设、计划总投资12亿元人民币(已投资8.5亿)的工科大学为李德文先生“教育报国”的高远境界和博大胸怀做出了最有力的证明。

而实际上,李德文先生教育报国之路并不一帆风顺,其中的曲折坎坷、个中滋味让李先生深切地感受到“做教育”的不易,更觉教育事业之伟大与责任。李德文先生坦言,办大学算经济账不可取,但算社会账可取,在不少人看来企业办大学像是天方夜谭,对自己花大资本办大学很不理解,但是在自己看来,投资办学发展教育最有意义,通过办大学给社会、给教育、给经济发展做点贡献,自己感到很欣慰。

金帝集团与华侨大学在合作办学协议中明确,在学院自开办之日起20年内,金帝集团不要求合理回报。学院办学的盈余作为发展基金,用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是赚了钱办学,不是办学赚钱,能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再苦再累我都值得。”李德文先生始终淡定如一。

 

用儒家文化办一所好大学

不论是在泉州外国语中学、福建师大文博附中、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都能看到孔子的雕像。其中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的9.28米高的孔子雕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孔子雕像。孔子的儒家思想已经深深影响了作为办学者的李德文先生。

“明志、博学、修身、力行”是李德文先生亲自为学院确立的校训,它体现了李先生“学以致用、德育至上”的教育理念和孜孜不倦的理想追求。

大学是什么?这是李德文先生最为深刻思考的问题。从多年的商界打拼和博览群书中,李德文先生找到了答案:明志、博学、修身、力行。李先生说,大学不仅只是有优美的校园和环境,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建设,使“校园成为一部建筑学的教科书”,形成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进行无言的教育和环境的熏陶;对学生不单是知识技能上的传输与学习,更是高尚的文化品位与人文精神的传承、习得与形成,使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学到专业知识技能,人格得到健全和完善,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已渗入到中国人的骨髓,作为一所培育人才的大学,应当坚持把儒家思想文化作为学校的立校之本,注重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文化的熏陶,教导学生加强道德、学识方面的修养。为此,厦门工学院选取了儒家经典中有关道德、修身方面的词语来标识每栋楼宇的名称,如“明德大厦”、“正心大厦”、“至善大厦”、“厚德大厦”等,以营造学院的精神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

李先生指出,当今世界是经济全球化、教育全球化、知识全球化的时代,大学生应当是国际化、通用化的综合型人才。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将办学目标定位为以工科为主、多学科配套、特色明显、专业优势突出的高等学校,原因之一就是针对福建省内大学院校文科偏多、理工科偏少的实际,以改善我省大学教育专业结构,为厦门市、福建省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全国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华侨大学厦门工学院建成能培养出专业精、修养好、能力强的国际通用人才的一流工科大学。李先生感慨地说,在当今开放的世界里,交流无国界,大学与大学生都应当与时俱进,里外相通,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和品位。“一个人如果内外兼修,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能干得成。”

“用20年时间,让它成为一所国际性的大学。”这是李德文先生对厦门工学院的远景规划。

 

大学要有大楼更要有大师

“我现在已经找到一位好校长了。”李德文先生认为,一位好校长可以带出一所好大学,而学生好不好全看老师怎么带。李先生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本三的学生通过四年的教学达到本一的水平,不论是学业上还是道德品质上。

而华侨大学在师资上高质量的“无缝接轨”让李德文先生感到信心十足——李德文先生对华侨大学注入优质师资开展教学教研工作感到很有信心。吴季怀、陈克明、王加贤、张渭滨、洪尚任、黄华灿……从校领导到院系领导到一般教师,华侨大学强大的师资力量正源源不断地从泉州赶往厦门,赶往那片孵化“工科白鹭”的创业热土。

“名师办名校”,李德文先生“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规划建设不仅仅在于一个漂亮的校园,更在于一群能教会和带领学生飞翔、有着精湛专业水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母鹭”。

 

用活民办机制,坚持专家治校

从办中学到办大学一路走来,李德文先生深知体制机制对一项事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也品味到了体制不全、机制不灵给事业发展带来的辛酸苦辣。“要实现系统内的‘法治’,用制度规范办学行为,让机制整合各方优质资源,实现健康发展。”

民办学校比公立学校有着更灵活的体制和机制,如何让这些体制、机制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并且让习惯公立校制度的老师如鱼得水,李德文先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董事长给我最大的权限来办学。而他会给我所有经济上的支持”。福建师大文博附中的俞继圣校长对李德文先生专家治校的原则,赞叹有佳。这也是民办学校所特有的灵活体制、机制。

李德文先生表示,要坚持专家治校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教学体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经济建设为重点,按照高等教育的新机制、新模式,规范操作、加快建设、长远发展、形成特色。在人才培养与办学规模、学科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校园信息网、图书资料、配套设施建设规划、校园基本建设、校园管理建设等方面建章立制,做到有章可循,形成制度合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编后:当听见厦门工学院的员工说:“我们最难的时间都已经过去了,因为我们的学校要正式开学了。”我们很是感动,看得出来这个让所有的员工甘心与他一起坚持了三年的人确实是很值得尊敬。“高境界、大胸怀、大手笔”这几个字不仅仅是教育部对厦门工学院的评价,也是对李德文先生的评价。